5月23日上午,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在我院正式落户。这是广州地区首个以消化疾病的临床诊治、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高级医疗研究中心。它将为百姓解决消化疾病带来福音。钟南山院士、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南先、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广州医科大学校长王新华、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唐小平等领导及省市医学会领导、国际专家、省内外消化内科、普外科专家学者、广州市兄弟单位领导出席了成立仪式。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依托我院这所百年老院的两大传统优势学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消化内科和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普通外科,下设五个二级单位:临床诊治中心、消化内镜中心、消化辅助科室、消化疾病研究所和消化病杂志。其中,临床诊治中心设有胃肠内科、肝胆胰内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中医消化科和肿瘤及介入科6个科室。目前已有5个病区221张床位,20名教授及主任医师,未来,该中心将达到11个病区440张床位,并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消化专科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广州消化疾病中心成立后,将加强大肠癌的综合防治研究,同时进一步提高内镜、腹腔镜下的消化疾病微创诊疗技术。
我院院长、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曹杰介绍,该中心首期投入5000万元,未来3—5年将投入1.5亿至2亿元,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消化病学临床研究、科技创新、转化医学和学术交流中心及广州地区消化系统疑难重症处理诊治中心,同时发展成为国内最好的胃肠肿瘤和肝脏疾病治疗的医疗机构,从而引领消化疾病转化型新学科的发展。

我院已有115年的历史,有着广州医院历史最悠久的消化科,几乎在每个时代,都有全国闻名甚至在东南亚地区都非常有名的消化疾病权威专家。留法归来的首任院长姚碧澄,自费引入广东省第一条“硬管能屈式胃镜”,并率先在国内开展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是全国知名的治疗血吸虫肝硬化的专家;仍然健在的97岁老主任潘百思编著的《胃镜检查法》,为消化内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七八十年代医院普外科的梁尚农主任,设计和倡用选择性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叶切除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钢圈内支架固定术治疗胆石症、手术中脾动脉灌注回收脾血,在国内首先开展内镜激光治疗慢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应用美国最新电子内镜检查开展胃肠息肉摘除等技术,是当时消化疾病患者的福音;九十年代,以李瑜元、聂玉强教授为首,开展的胃幽门螺杆菌的系列研究,为攻克胃癌防治难点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普外科曹杰教授首次在华南地区将弧形切割缝合器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使更多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获得保肛保功能的机会,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广州消化疾病中心”。我院院长、广州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曹杰说,这是市一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