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吉晓滨
文/羊城晚报记者宋导通讯员徐晶
图/全景 quanjing.com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头痛,人们基本都会顺着这个逻辑思考。事实上,头痛未必都是大家理解的紧张、疲劳所致,抑或颅内神经和血管出了问题。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头痛反反复复,他以为是工作忙、压力大造成的,止痛药吃了不少,头痛却日益频繁。不得已去看病,竟诊断出患有鼻咽癌。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吉晓滨教授指出,头痛与耳鼻咽喉疾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常见的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茎突过长综合征以及鼻咽癌都会表现出头痛症状,鼻咽癌初期甚至可能只有头痛,极易被忽视,拖延诊治。因此,对头痛决不能一刀切,乱吃止痛药了事。
鼻源性头痛
元凶: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症状:头痛,伴有脓涕多、鼻塞,严重时发热畏寒、精神萎靡、乏力、饮食不好。
点评: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吉晓滨介绍,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脓性分泌物、细菌毒素、黏膜肿胀刺激、压迫神经可引起反射性头痛。鼻窦分为对称性四对,分别是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不同的鼻窦发炎,头痛的位置不一样。急性额窦炎是前额、眼眶内上方痛;急性筛窦炎是内眦、鼻根部痛;急性上颌窦炎是眼眶下区、颌面部、上列磨牙痛;急性蝶窦炎则是头颅深部的颅底、眼球深部痛。此外,急性额窦炎还会表现为周期性头痛:即早上起床痛并加重,午后缓解,晚间消除,次日又重复发作。
对策:足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用血管收缩剂通畅鼻窦引流,解除鼻塞,在炎症控制、全身症状消退的条件下穿刺冲洗鼻窦。
耳源性头痛
元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颅内并发症。
症状:患侧头痛剧烈,伴有耳流脓久治不愈、当前骤增或骤减,中毒症状如发热,颅内高压症状如喷射性呕吐,精神及神经症状如嗜睡,颅内大小脑局灶性症状如肢体偏瘫、面瘫、失语、眩晕、眼震等。
点评:吉晓滨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过炎症破坏骨壁、血性途径,炎症破坏鼓室里的圆窗、卵圆窗以及小儿未闭合的骨缝,侵入颅内引起颅内并发症。多数情况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急性中耳炎没有恰当、及时、彻底医治的结果,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后两型可以引起颅内并发症。
对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出现了颅内并发症,尽早做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穿刺、引流颅内脓腔,降低颅内压,并使用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咽部引起的头痛
元凶:茎突过长综合征
症状:神经痛样头痛、持续搏动性头痛。
点评:“茎突过长综合征”听上去很陌生,但据吉晓滨教授介绍,这个病并不罕见,易被忽视。所谓茎突,是指颅底乳突内侧、颞骨鼓部的下面有大约25毫米长的细长形骨,近扁桃体外侧。有些人茎突过长或过弯,会引起咽部不适。茎突过长或扁桃体术后扁桃体窝疤痕收缩、牵拉茎突,使压迫、刺激三叉神经、舌咽神经,导致神经痛样头痛。如压迫颈部血管,可引起持续搏动性头痛。
对策:手术截短过长的茎突。
元凶:鼻咽癌
症状:鼻咽癌早期症状有回缩性鼻涕带血、鼻塞、单侧耳堵塞感或耳闭、耳鸣、听力减退、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单侧头痛。
点评:患者并非多个症状都会一并出现,约12%的鼻咽癌早期只有头痛症状,无其他症状。晚期由于肿瘤经咽隐窝、破裂孔侵入颅内,头痛才会日益加重,变得剧痛难忍。如何提高警惕?除了留意有没有其他症状,对反复发生的隐隐头痛也要多个心眼,尽早就医筛查癌症。
对策:首选放疗,辅以化疗、中医和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