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向20世纪70年代参与援外任务的医生颁发证书,作为广东省第2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今年已88岁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黄根永名列其中。
2024年1月9日,广州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副处长吁英、人事处二级调研员赖玉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应逸、人事部主任钟帆、离退科科长温静一行前往黄根永家中,为他颁发证书并致以慰问。
黄根永医生后继有人。2023年12月,广东省第32批(广州)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邹丹、李志根、陈子龙也圆满完成任务回到祖国。

△2024年1月,广东省第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黄根永接受表彰

△2023年12月,广东省第32批援赤道几内亚中国医疗队队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邹丹、李志根、陈子龙完成任务回国
自1971年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便肩负起国家赋予的援外使命,先后向赤道几内亚、冈比亚等非洲国家派出医疗队队员。

这份证书是对黄根永医生响应国家号召,两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疾病,拯救生命的认可。
1964年,黄根永从广州医学院毕业后,便进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经过八年的默默耕耘,他从一名新手医生成长为技术精湛的放射科专家。20世纪70年代,中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卫生合作中,派遣医疗队前往非洲国家进行援助。在1972年的春天,黄根永响应国家号召,作为广东省第二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1979年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回国前合影
在赤道几内亚的两年时间里,黄根永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他与各方紧密合作,克服艰苦的条件,圆满完成了援外任务。他深知设备有限,便积极开动脑筋,增加检查项目,配合临床治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闲暇之余,他还主动参与当地的友好活动,为集体贡献力量。1974年,他圆满完成任务,载誉归来。十三年后,1987年,黄根永再次踏上非洲的土地,这次是前往冈比亚进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1989年,他圆满结束了第二次援非任务。
黄根永之后,市一人接力援外援非。1993年,一支14人全部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组成的广东省第9批援冈比亚班桑医疗队出发。队员年龄从二十多到五十岁,一共十四位队员,这是唯一一支从专科医生、麻醉师、药剂师到翻译、司机和厨师,全部由我们市一医院的员工所组成的队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自己单位独立组建一支全面完善的援外医疗队,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医疗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1993年-1995年,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组成的广东省第九批援冈比亚班桑医疗队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外医疗队队员不以山海为远,传播仁心仁术。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更传递了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疾病,拯救生命,为受援国人民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阅读更多
【我和我的市一】25年前,援非(冈比亚)医疗队做了这些事……
503天,跨越山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非医疗队载誉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