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汉铁路官商斗法,九大善堂民间“招股”

2019-11-07 23:11 编辑: 阅读次数:

1906年,《香港华字日报》、上海《申报》、广州《赏奇画报》开始出现“九善堂”名称。九大善堂之所以从这一年开始名声大噪,是因为它们在粤汉铁路招股中的杰出表现。

此前,善堂集群在1905年拒签华工禁约、抵制美货运动中已充当领袖角色。中国从美国合兴公司手中收回粤汉铁路路权之后如何办理,政府与地方绅商有不同看法。广东绅商主张完全商办,以顺德绅士黎国廉为代表;两广总督岑春煊则力主官办。岑、黎两人大起冲突,结果黎国廉被以“破坏路政罪”逮捕。

1906年2月28日,在爱育善堂召开粤路招股会议,决议从11个行会、9个善堂中各选举一人担任“暂权董事”。从“九大善堂”中选出的董事为:“爱育陈勉畲,广济侯熙朝,广仁区罗屋,惠行罗关石,述善罗少翱,崇正李敬宽,明善梁石樵,方便所陈惠普,润身社高子云。”(1906年3月8日《申报》)

粤汉铁路预定总资本为2000万元(当时货币)。岑春煊最初不同意商办,可能是觉得商界无法在短期内筹集到这笔巨款。孰料九大善堂在开始招股的头十天,已筹集到1500万元,到招股结束时,达到远超预期的4400万元。最终,因民间招股顺利,清廷收回了官办的决定,同意粤汉铁路完全实行商办。

1906年4月,“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宣告成立,接收一切有关粤汉铁路事宜,并占有广三路七分之三的权利。

经此一役,“九大善堂”声名鹊起,得到媒体和民间的广泛认可而定型,它们也在此后的爱国运动中经常保持一致行动。

上一条:广州大沙头大火,方便医院闻灾赴救 下一条:战争年代,为革命烈士追悼筑碑